文武全才的宰相—张仁愿
张仁愿(?~714),本名仁亶,因与唐睿宗李旦的名字发音相似,避讳改名仁愿。唐代华州下邽县(今渭南市临渭区)人。他一生出将入相,知人善任,戍边多年,御敌有方,为大唐北疆百姓带来了和平和安乐,当时被称为具有文武全才的4个宰相(李靖、郭元振、唐休璟、张仁愿)之一。
张仁愿少年时便才华出众,具有文韬武略。载初元年(690)九月,武则天称帝,改国号为周,采用科举和自举的办法广招人才,张仁愿通过武举中了进士,被选为殿中侍御史。武周后期,凤阁舍人张嘉福、王庆之等大臣联名奏章,请求朝廷册立武则天之侄武承嗣为皇太子,他们邀请张仁愿一起联名署表,却遭到了他的严辞拒绝。因此,触怒了武周权贵,被贬为武成军监军。
万岁通天二年(697),监察御史孙承景出任靖边军监军,作战回京后,画战图向武则天谎报战功,说自己每战都是身先士卒,亲临矢石。武则天听后赞赏说:“御史乃能如是乎!”立即晋升孙承景为右肃政台中丞,并令张仁愿给孙承景的部下记功。当张仁愿详细询问破敌经过时,孙承景却支支吾吾,避而不答。张仁愿后来了解到其中的隐情,于是上书弹劾孙承景,说他欺君罔上,虚报战功。结果孙承景被武则天贬为崇仁令。同时,诏令张仁愿代肃政台中丞、幽州(今北京西南)都督检校。
圣历元年(698)八月,武则天令司属卿武重规为天兵冲道大总管,右武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天兵西道前军总管,幽州都督张仁愿为天兵东道总管,发兵30万征讨突厥军。同时还有左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为天兵西道后军总管,率兵15万为后援。突厥军掳掠赵、定二州后北撤,张仁愿率所部进行截击,交战中他的手被箭射中,血流不止,但他毫不畏惧,坚持指挥,打败突厥军队。武则天闻讯后,立即遣使慰劳,送药医治。不久,张仁愿被升为并州(今山西太原西南)大都督长史。
唐中宗复位后,诸武势力仍然很大。中宗为了自保,选用一批与武氏无瓜葛的将士进京。神龙二年(706)提升张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,兼检校洛州(今河南洛阳市)长史。三年(707),突厥自内蒙越黄河入侵陕北,打破朔方军沙陀忠义。中宗诏张仁愿为御史大夫,代领朔方(治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)军。突厥军闻迅撤退北归,张抄后路夜袭,将突厥军撵过黄河。接着,张仁愿向中宗上奏,请求乘突厥后方空虚,夺取漠南一带地方。中宗允许后,他乘机打过黄河,驱突厥于漠北,拓地300余里。遂在黄河北岸修筑中、东、西三座受降城,加强防御,首尾相应,以断绝突厥南侵的道路。中城建于拂云祠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),对应朔方,西城(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)对应灵武,东城(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)对应榆林,三垒相距各400余里,遥相应接,并在牛头朝那山(今内蒙古固阳东)北边,设烽火台1800处。此后几十年,突厥不敢过阴山牧马,朔方再无侵扰,每年节省费用以亿计,镇守军队也缩减了数万。
张仁愿为将,号令严明。在修筑三个受降城时,有200名咸阳兵开小差,他令抓回来后,全部斩首示众。从此,谁也不敢消极懈怠,仅用两月时间,三个受降城就全部筑好。他所筑的受降城不设保护城门的壅门,城楼上也无防守设施。有人问他:“边城没有防守设备,行吗?”他回答说:“兵贵在攻取,不宜退守。寇若至此,即当并力出战,回顾望城,犹须斩之。何必用那些防守设施,使兵卒产生后退的心理呢?”
张仁愿知人善任,敢于起用新人。他在朔方军时,向唐中宗推荐的张敬忠等人,后来都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。
景龙二年(708),唐中宗拜张仁愿为左卫大将军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封韩国公。不久,又加镇国大将军。景云元年(710)唐睿宗即位后,张仁愿辞去相位,退归下邽故里,他的俸禄全部由朝廷供给,并被拜为兵部尚书,加光禄大夫。开元二年(714),张仁愿病逝,后来唐玄宗追赠他为太子少傅。故里乡亲将他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宋代名相寇准一同誉为“下邽三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