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查看pc网页
董凡浪(1905~1978)原籍上庄村,民国18年(1929)饥谨,随父逃荒至瓦庙梁落户。开始,父子栖身于村外半截土窑中,以仅有的两把撅头开荒种地。5年后生活稍宽裕,聘程婉香为妻。从此,三人合一心,披星戴月,辛勤垦植,在东峙校场梁开荒,夜间把牛绳系在腿上,就地而眠。牛吃草走动,把他拽醒,起身又干,以至累得手指无法伸直。经10余年艰苦创业,家境渐富裕,箍石窑十几孔,养牛5头,骡子2匹,猪7口,羊60多只,鸡一群,培植各种树木达千株以上,可谓六畜兴旺,五谷丰登。
董凡浪出身贫苦,富后不忘穷乡亲,贫者借粮,慷慨允之,且不取分文利息。1947年冬,韩(城)宜(川)支队政委高志德( 即吴沙浪),谴盘龙乡乡长王文俊(中共党员)给游击队筹粮,董凡浪献出荞麦、黄豆39石,并献出自卫用的步枪两支。1953年,实行统购统销政策,董凡浪卖余粮50余石,受到人民政府表彰,戴红花,骑大马,敲锣打鼓游西庄街。董凡浪受此荣誉,深为感动,次年又主动交售余粮1,65万多公斤,食油189.5公斤。1964年,农村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”中,他被订为“漏划富农”没收其牛、骡和轧花机、弹花柜等物。一次,董凡浪看见被牵走的骡子走过,顺口说了句 “我这骡子喂得还很肥”,不料竟被作为罪证,逮捕判刑。刑满释放后,又遇“文化大革命”,被戴上“富农分子”帽子,,多次批斗,戴纸帽游村。
1975年生产队派董凡浪牧羊,他不畏严寒酷暑,早出晚归,成年累月,积劳成疾,1978年竟卧床不起,此时虽已得到平反,但不久逝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