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忆司马迁祠墓的守护人——李国英
2015年,浙江台州日报副总编辑、作家赵宗彪先生来韩城拜谒司马迁祠墓,他自称是“朝圣之旅”,我陪同前往。
驱车来到司马迁祠,上九十九级台阶,到献殿叩拜,然后到司马迁砖雕圆形墓冢。宗彪先生绕墓一周,沉思良久,然后用素描画下了司马迁墓冢的全貌。
他对我说:“你们韩城人不简单啊,司马迁墓保存得如此完好,和我看到50年前的照片一模一样”。他还说;“我去过全国不少地方,看过不少名人墓,大多数都是后修的,孔子墓亦如此”。
“司马迁祠墓为什么保存得如此完好?”我回答说:“韩城人热爱司马迁,在成立文管所之前,有许多人甘愿奉献,默默地为司马迁守陵,李国英先生就是其中一位“。
此事虽然过去一年,但将李国英先生的事迹记录下来,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。今年7月21日,我与民革韩城市委秘书长董群艺先生,韩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树民先生一同驱车前往芝川镇吕庄村,到李国英先生的家进行寻访。已故李国英先生的女儿、儿子、孙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材料和照片。
李国英(1912——1982)
李国英,(1912——1982)芝川镇吕庄村人。李先生在县南的乡下,可谓一个文化人。解放前后先后在芝川镇的马陵庄、柏香村,芝阳镇的高家坡、油庄村、曹沟等村教书育人20多年。1972年,在修薛峰水库时腿部受伤骨折。1973年伤病治愈后,当时芝川镇的领导安排他到司马迁祠为司马迁守陵,他一干就是10年,直到病逝。
守陵是清贫的,每月只有20元补助,后来涨到每月35元。李先生住在献殿北侧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瓦房内,房间里一张木床,一盏油灯。门外一个火炉烧水煮饭。他每周从家里背来干粮,提来米面,自做自吃,默默守侯在司马迁祠。
守陵是孤独的,但不寂寞。白天,李先生将司马迁祠的碑文全部抄录下来,夜晚一个人细心琢磨,以至把全部碑文背了下来。白天每来一位游客,他要从山门一直讲到墓冢。还要逐块讲碑文。他是司马迁祠的第一代讲解员。中央来人,也是他承担讲解任务。他的讲解风趣幽默、浅显易懂,时常还联系到三义墓、苏武墓等韩城名人轶事,尽可能使游客对韩城全貌有足够的了解。
李国英(后排右一)
陪游人参观司马迁祠墓后合影
李先生对每一位游客都十分热情。据董群艺回忆,他小的时候,随大人上司马迁祠。李先生对来游客都要逐一登记,细心讲解,李先生就是这样执着地宣传着司马迁,宣传着韩城。
李国英先生去世后,家人在其墓前竖一石碑,书写对联一副:“司马迁敬仰千秋,太史祠守护十载”,横批为:“东望心安”。这些文字是对李先生一生功业的最好总结。“东望心安”体现了他斯人已去,仍心系司马迁的情怀。
说到为司马迁守陵,在李国英之前,还有一位老人叫邓世友。据韩城市志记载:文化大革命期间,当200多名红卫兵来到司马迁祠,准备砸碑毁牌像时,看管祠墓的邓世友老汉急中生智,向气势汹汹冲来的红卫兵劝阻说:毛主席在《老三篇》中说,司马迁是个好人,大家要听毛主席的话。因此才使司马迁祠墓免遭破坏,至今保存完好。
现在司马迁祠墓已成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,国家级的四A级景区。当我们徜徉于司马湖的美景中时,应该记得这些司马迁祠墓的守护人。正是因为他们默默无闻,无私奉献,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完美的古建筑。
编辑:秦人
三秦游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(三秦文化综合群)
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(旅游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(车友、自驾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④:70760386 (年票专属群)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(旅游咨询群)
三秦游群⑥:82616561 (旅行社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⑦:93966174
(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 (投稿群)
三秦游群⑨:134982308 (摄影作品分享群)
互动平台:
新浪微博:http://e.weibo.com/sanqinyou
腾讯微博:http://t.qq.com/sanqinyou
关注“三秦游”微信号: sanqinyou 用微信,添加朋友,或扫一扫,以下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