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旭日
家住城关镇殿湾村一组,今年44岁的陈旭日,头上父母双全,二老尽管都已年过古稀,但身体仍然很硬朗。膝下的一双儿女,甚是乖巧听话,而他们夫妻之间更是相敬如宾,让村民们四邻羡慕不已。日子虽然过得并不十分富裕,却是城关镇百十名村官当中大家公认的最能干、最孝顺的一位村主任,邻里乡亲翘指称誉的大好人。
父母膝下是孝子
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至孝行孝是中华传统美德。陈旭日用自己对父母的孝敬践行和阐释了人间 “孝贤”二字。他常对人说:做子女的只要懂父母的心、合老人的意,这就是对他们的最大体贴关爱,给他们最大的精神慰藉。今年72岁老父亲,是一个本分的农民,自幼养成勤劳朴实、吃苦耐劳的习惯。老人家虽然年岁已高,至今依然耳聪目明,身体康健,手脚麻利,地里农活样样拿得起来,有一副青年人都眼乞的好身板。父亲一生离不开庄稼地,起早贪黑守在田里背着日头,流着汗水,勤劳着并快乐着。不让他下地反而筋骨疼痛,吃不香睡不安稳。陈旭日就顺着父亲的脾性、爱好,把一些薄地、坡地退了耕,把一些边远的天地让给大姐家耕种,留了几亩平展些的近地给父亲“练筋骨”。为了让父亲适时地调节休息,只要亲戚朋友家有红白喜事,他总是动员父亲去送礼,借机歇几天假。远途的旅行他亲自送到车上,买好车票交代司机一路照应;然后打电话到目的地亲友那里,安排好可靠的人接车。近些的走动他必须亲自骑摩托车接、送到小路口。父亲喜欢喝点小酒,在家里每天晚饭他习惯了炒几个小菜,温一壶柿子酒给父亲解乏。每次出行总忘不了给亲友专门打电话提个醒:不能让父亲饮酒过量,在谁家喝醉了谁负责!儿子的孝敬方式老父亲看在眼里,十分欣慰,知道儿子都是为他好。
陈旭日的母亲娘家原本在安康城里,自小没有干过农活,加上生育陈旭日子妹五个孩子的年月正是闹饥荒的大集体时代,生活营养不足还要从事重体力劳动,落下一身毛病:肩周炎、风湿性关节炎……。今年71岁的她,却已有20来年没有下地,家务活儿也早没有承担了。由于大孙女上大学花费较大,儿媳妇不得不去乡办敬老院打工,陈旭日宁肯每天自己下厨做饭,也不让母亲拖着病体下厨房做饭菜、干家务。近几年尽管陈旭日身为村干部,集体事务多顾不上小家庭,就干脆不喂鸡、不养猪,也不劳累母亲操心,让她安享晚年。亲朋好友之间无人不服陈旭日的孝心与细心,都以此为鉴,以他为学习榜样。
兄妹当中是柱子
陈旭日可说是陈家大家族里的顶梁柱。兄妹五人中,两个姐姐出嫁后居住在海拨较高的山上,生活条件较差,父母亲老是念叨着放心不下。土地到户后陈旭日就从自己家里匀出一点耕地,给他们安排了宅基地和菜园子,陆续帮助他们从高山上搬下山来,与自己住在一起。弟弟出外当兵,退伍后一直在外打工,后来虽然在城里安了家。一来因为买商品房有外债,二来又遭遇不幸,车祸伤及身体,生活十分不顺。为此,多年来陈旭日一人承担着父母的养老责任,从来不向弟弟伸手。每次弟弟来电话问到家里缺钱与否,他都交代父母只报喜不报忧,不准叫苦叫穷,给弟弟增加精神负担。兄妹当中最小的妹妹嫁到外县,妹夫家里老人多、负担重,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,陈旭日就把小外甥女接来家里,供养孩子在附近小学读书,一是为妹妹分担一点生活担子,二是给高龄的父母亲找个小伙伴,增加生活的乐趣。
村民面前是尺子
作为村主任,陈旭日总是以自己孝心爱心,熏陶和感动着父老乡亲。他说,对亲人的孝敬,那是义务,对乡亲的关爱,那是我的责任。殿湾村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差的村子,产业没有规模,农民收入单一,经济发展的优势不突出。230多户人家就有3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,对劳务性收入的依赖性较大。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,留守老人、留守妇女、留守儿童数量大增,这给村务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。一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三留人员电话号码,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,每个月陈旭日总要上门去巡查一遍,看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,询问他们与外出人员的联系情况,有些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两个月不寄钱给家里的,他都要亲自打电话问清原因,提醒、督促寄钱回家。凡是找他反映问题,要求解决问题的他都耐心接待,一件一件询问解决处理,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政府反映汇报,以求力所能及村民多办好事实事。对村里子女在外打工年岁教高的老人特别关心,要是谁家留守老人病了,他比病人还急,一边打电话,催促在外地打工的儿女回来照料老人,一边将老人送往医院,自己先垫钱给老人医治。
二组陈文学常年出外打工,70多岁的老娘一人在家留守,陈旭日就自然成了老人家的联络员,每次陈文学把钱寄到陈文学名下,陈文学跑到县城取出钱来,再把老人家急需的生产、生活用品直接买好后运送上门。遇到陈文学汇款不及时,陈旭日就要负责催促以外,还要采取措施临时救助,解决老人家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。三组赵希干父子一直有思想疙瘩,吵嘴闹架成了家常便饭,只要老人来找陈旭日,再忙、再累也要放下手里的活,前去调解,一次不行两次,两次不行三次,经过几年的说服教育,终于化解了父子矛盾,使家庭和睦相处。
城关镇集体敬老院就座落在殿湾村一组,敬老院里虽然住着全镇的34个孤寡老人,却只有一个院民是殿湾村的。敬老院需要菜地和公墓用地,一些村民就说:反正不是本村的敬老院,要用地就得按照国家征用标准实行补偿。陈旭日带着几个老党员和组长,一家一户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动员说服大家把征地当作一件善事来做,最后,只兑付了不到两万元的青苗树木补偿费,就给敬老院解决了十来亩菜地和两三亩的荒山墓地,为敬老院的几十名孤寡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。
陈主任的行为对传统孝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内涵。充分发挥了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,引导群众见贤思齐,择善而从,为全村尊老敬老树立了榜样。
作者:刘祎 编辑:秦人
三秦游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(三秦文化综合群)
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(旅游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(车友、自驾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④:70760386 (年票专属群)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(旅游咨询群)
三秦游群⑥:82616561 (旅行社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⑦:93966174
(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 (投稿群)
三秦游群⑨:134982308 (摄影作品分享群)
互动平台:
新浪微博:http://e.weibo.com/sanqinyou
腾讯微博:http://t.qq.com/sanqinyou
关注“三秦游”微信号: sanqinyou 用微信,添加朋友,或扫一扫,以下二维码